校友风采

青藏勇士筑天路,世界屋脊架桥梁 —— 访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土建学院院友理事会会长魏庆朝

 

魏庆朝 ,1957 年出生于河北。在北京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 1982 年获学士学位、1987 年获硕士学位、1997 年获博士学位。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铁道工程指导小组组长、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就业创业委员会副主任。

魏庆朝的办公室挂着交大当时唯一一幅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线路平纵断面示意图,承载着魏庆朝对铁路事业的热爱。

勘察设计工作伴随了魏庆朝的一生,其中有许多经历和收获是在北京交大勘察设计院带来的。海南西南开发区的炎热的气候和内裹大肥肉的水晶包子、勘察设计中必不可少却又难以使用的硫酸纸、还有从三亚到海口的长途汽车上因为同事丢失图纸而来回奔波寻找的紧张心情……这些微小的细节,是魏庆朝勘察设计生涯中的不可承受之轻,回忆中弥漫着汗水的气味,还有魏庆朝奔赴理想的模样。

1985 年,北京交大勘察设计院大连金州湾开发区的测量工作,给 28 岁的魏庆朝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当时所处之地大部分是滩涂,没有数字化的地形图,只能靠设计院的工作人员们举着杆子穿着泳裤一点一点走到水中,插到沙层中进行测量。有时测量脚下几乎无法触及沙滩,甚至有生命危险。恶劣的工作环境帮助魏庆朝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虽然资源极其有限,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设计院从无到有获得了甲级资质。

1987 年,魏庆朝参与沙蔚铁路的设计。沙蔚铁路一共 140 多公里,北京交大勘察设计院负责最后近五十公里的设计,也是总体上最难的一段。彼时蔚县是个盆地,条件非常艰苦,如今已成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被称为空中草原。魏庆朝在老教授的指导下具体承担全线线路的勘测设计任务,在勘测阶段魏庆朝负责插大旗,一步一步走出来一条设计线路;在设计阶段,一方面把线路本身设计好,另一方面还要协调桥梁、涵洞等单项设计;在设计车站位置时,将车站设置得离县城有一定的距离,为蔚县通车后的长足发展做了规划。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日子,在蔚县一去不返。

知,学海无涯以苦作舟;行,行路万里莫问前程。知行结合,方可真正优秀,以魏庆朝为代表的土建人,诠释了一句在交大流传甚广的名言——“优秀是土建人的传统”。

青藏铁路建设时,魏庆朝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通过他写下的《筑天路》,我们仿佛能看见一位壮实黝黑的交大铁路人,埋头耕耘于世界屋脊、满足而专注的身影。

筑天路

楚玛尔河水敞开胸膛

唐古拉山口张开臂膀

迎来了大批青藏勇士

踏上了世界屋脊筑路

闯进了无人区域架梁

都说青藏高原广袤空旷

但我们仍记得

那儿的天最蓝

那儿的草最黄

那儿的云最白

那儿的月最亮

都说青藏铁路环境荒凉

但我们更难忘

站在洞顶采白云

躺在桥面摘月亮

倚着路基数藏羚

就着冰雪吃干粮

都说青藏高原气候异常

但我们仍记得

纳木错风雨吹掉满身的泥土

昆仑山骄阳晒干黝黑的脸膛

五道梁冰雹锤打铮铮铁骨

北麓河清水抚慰思念忧伤

都说青藏铁路建设悲壮

但我们更难忘

清水河畔爬冰卧雪钻研多年冻土

可可西里战天斗地攻克技术屏障

沱沱河大桥永镇长江源水脉

风火山隧道终锁唐古拉脊梁

都说青藏神话源远流长

但我们仍记得

玉珠峰前捧出王母娘娘的蟠桃

昆仑厅下映出文成公主的霓裳

可可西里奔跑着索南达杰的牦牛

通天河畔舞动着齐天大圣的神棒

都说青藏铁路成就辉煌

但我们更难忘

无人区里创造着人类的生存奇迹

冻土地上谱写出筑路的不朽篇章

谁能够付得出这样的辛劳与奉献

谁又能获得过如此的收获与梦想

进藏列车的汽笛早已鸣响

我们却未乘坐列车到达西藏

这就是青藏人常有的遗憾

这就是土建人宽阔的胸膛

我们乐于为别人筑路架桥

更乐于把天路精神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