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黑色笔挺的西装,脖子上挂着一块金色的奖章,古铜色的脸描着挺直的线条,目光中透着真诚与坚毅,这是扎西顿珠在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颁奖台上的模样。青年学成归来,播种乡土一直是我国脱贫攻坚事业上一抹明丽的色彩。如今事业有成的他也曾在人生的交叉路口迷茫,但心中的那份赤子情始终羁绊着,将他与藏族故乡紧紧相连,使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求学交大:收获历练与独家记忆
2008年初秋,在高三已经成为党员的扎西顿珠比同届的同学更早进入交大校园准备迎新工作,扎西顿珠展现的为新生提供周到服务的担当,让同届的同学以为他是比自己大的学长。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扎西顿珠积极参与校园勤工助学管理工作,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公室当助理,负责藏族学生奖学金、助学金事宜,做好沟通藏族同学与老师的桥梁。在这期间,他与同乡同学、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除此之外,担任学院宣传部部长、参与西藏在京学子的活动组织与管理的经历也提高了他个人的办事能力、关系处理沟通能力,这些能力为他之后学习、创业打下了基础,在他看来,拥有一项长处或者领导力是发展事业的重要能力。
军训总是校友们搜寻校园记忆时脑海里最先蹦出的画面,对扎西顿珠来说也不例外。黄金纷飞的校园在经历银装素裹后换上郁金香图案的外衣,当夏日热情的气息扑面而来时,校园里的向日葵开了,初入校园的新生迎来大学的第一个夏天,也迎来了交大学子的军训之旅。由于前一天参与宣传工作无暇训练,扎西顿珠与小组同学挨了辅导员批评,后来当辅导员喊扎西顿珠和其它三四个同学从队伍里出列时,他默默担心是不是因为自己犯了什么事要被罚,紧接着老师将蛋糕端到他们面前,全体唱起生日歌,突如其来的惊喜一下打消了他的担忧。在藏族人民的习俗里没有生日一说,于是在那一年的7月16日,扎西顿珠和同一天生日的同学一起过了人生中第一个生日,这些片段组成了他在交大校园的温暖的独家记忆,往后每每到这一天,他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同学老师在军旅为他庆生的画面。
人生选择:舍不下那份青稞情
岁月匆匆,它在树叶缝隙间游走,在南门小树林夜晚的歌声中流过,藏在毕业生的学士帽间,见证了交大学子的成长。临近毕业的学子在迷茫与希望中徘徊,扎西顿珠也面临着在大城市打拼还是返乡建设的选择,他也和很多人一样,在亲人的期盼中考上了公务员。父亲罗布丹增白手起家,把自家的糌粑加工小作坊发展成了有资产二千万、厂房二万多平方米、工人八十多人、年产值上千万的规模化糌粑加工企业,秉承着“做实事”的理念,他希望扎西顿珠接受教育后能够走上社会,做一些实事。但在外求学的扎西顿珠对种地收粮早已陌生,与父亲的想法产生冲突后,他甚至建议父亲改行。但后来一次与父亲的促膝长谈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谈话中父亲提到2005年家里工厂困难时期的故事,罗布丹增一手创建的加工厂差点倒闭,乡亲父老出于信任自愿拿出自家种的青稞到加工厂加工,让罗布丹增卖出去后再还粮食款。扎西顿珠深受触动与鼓舞,萌生了提高青稞附加值,带动青稞走出西藏的想法。曾经受到国家民族政策的支持,走出家乡求学,如今他也想用所学的知识带动家乡发展。做公务员、到国企工作或许是他站在人生路口顺风顺水的选择,但在扎西顿珠心里,人生不必一条路走到黑。当心之所向与机遇撞个满怀,便擦出了坚定的火花,他下定决心回家乡接手产业。2013年,他上任西藏白朗县噶东镇贵热村合作社理事长。万事开头难,一腔热血的他刚回到家乡就产生了无力感,管理合作社并不像在校园里管理社团那么轻松,不是一句话布置下去就能完成的事。除了要适应家乡的生活节奏外,他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与不会说汉语的农民沟通,自己想做点什么事,没人能对接得上,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种植经验,对于如何提高原料的质量和产量也是一头雾水。但这些困难并没有让扎西顿珠放弃坚持,在之后三年里,他亲力亲为地参与到农作物种植、生产、加工的所有环节学习,真诚地向前辈寻求帮助。渐渐地,扎西顿珠选择的路在他的脑海中清晰起来,这条路满载着乡里乡亲的希望,他开始带着自己大胆的想法阔步向前。
初心未改:创新创业带动脱贫致富
经过三年学习、历练,扎西顿珠管理的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父亲把自家企业的经营大权交到了他的手上。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出台,扎西顿珠也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时代潮流中,创办了西藏康桑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培育种植及销售各种苗木,并进行软枣猕猴桃的高原种植试验,为高原新经济的产业发展探路。在创业过程中,新兴行业层出不穷,面对创业方向的选择,扎西顿珠未尝不曾考虑改行,但在他心中,那个“让更多人享用青稞制品,让青稞产品走出西藏”的最初的想法未曾磨灭。2018年他创办西藏禾缘食品开发公司,与西藏自治区农科所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研发青稞曲奇饼干产品的项目,并申请两个专利产品,青稞醋、青稞发酵精粉等系列产品也在研发之中。青稞营养价值高,但销售到内地需要解决产量与运输的问题。公司后来在与内地企业机构对接过程中,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扎西顿珠引进内地先进技术,在科技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实现了糌粑的全自动包装,使产品的保质期和携带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产品的附加值也得到提高,销量突飞猛进。在这个过程中,扎西顿珠始终把对青稞需求最高的藏民放在第一位,他表示,“国家倡导治边先稳藏,青稞是民族特色产品,也是藏民的主粮,虽然内地的订单也特别多,但是我们会优先保证藏区的供应,宁愿利润低一点。”因此,虽然青稞制品的成本提高,但销售价格并未提高,这使得人们能够低价购买到所需要的青稞制品。随着企业做强做大,附近地区的就业也被带动起来了,在工厂现有的87名工人中,有17名是贫困户,员工年人均工资保持在6万元左右。为响应政府“百企帮百村,万企进万村”的政策,扎西顿珠带领公司参与扶贫攻坚战“产业扶贫”项目,积极参与贫困村捐物行动,2020年指导帮扶点因地制宜种植豌豆,并以市场价收购,由此带动200户贫困户脱贫。
知行致远:探索更多发展可能
随着行业信息化、自媒体大发展,扎西顿珠对自己的事业有着与时俱进的规划,在增加产品多样性的同时,整合网络销售渠道,把自媒体作为突破点,推动产品输出。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关注产业的信息化发展,也在探索事业扩展的更多可能性。在公司稳定运营的基础上,扎西顿珠吸引有经验的农民创建工程项目团队,参与到西藏地区的水利工程项目中。另一方面,扎西顿珠考虑到年轻有为的后辈也需要发展的平台,他召集同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组建团队,承接移动公司旗下数字集成的数字信息化工程,成果涉及道路信号灯、边境线监控系统等。这些项目不仅有效整合人力资源,还推动了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的边境安全事业建设添砖加瓦。
从初出茅庐的毕业小伙到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从交大学子到全国青联常务委员会委员,这个藏族青年在探索人生的道路上绕不开自己的家乡。家乡是根,是走出来的地方;同乡情是彼此的连接,乡亲们手中的青稞是他的创业密码,脑海里的知识与远见是他开路的剑,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爱国荣校”的交大精神和“知行”交大校训。知行致远,在人生路上,扎西顿珠不变的是知感恩,“没有一颗感恩的心的话,你什么事情都是很难去做的,感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朴实的话语下藏着一颗赤子之心。好的时代不会埋没一个知行的赤子,而青年美好的品质也让时代变得更好。
誉满校园:思源碑前度校庆
2021年9月11日上午,校园里比起往日平添了几分庄严与热闹。思源碑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十位优秀校友代表手捧鲜花与奖杯在留影纪念。他们先前在天佑会堂参加了北京交通大学建校125周年校庆大会的“校友知行奖”颁奖仪式,此时,校园里的热闹一下集中到思源碑前,校友们在大家的簇拥下看向镜头,其中就有扎西顿珠的身影。在扎西顿珠看来,作为优秀校友代表,与院士同台获得“知行奖”是一件万分激动的事情,为了准时参加校庆,他在结束边境工作后连夜坐飞机到北京,接下来又将匆匆赶下一个工作。从九教教室到天佑会堂领奖台,从晚会在天佑舞台上表演到125周年校庆与其他优秀校友一起领奖,是扎西顿珠用近十年的积累与奋斗实现的跨越,在我校建校125周年校庆之际,扎西顿珠与其他优秀校友一样,以榜样力量激励着更多北交学子拼搏向前。